(通讯员 邹凯)4月29日下午,yl34511线路中心城市管理1901班在城市管理综合实践课堂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情境模拟剧场秀活动。本次课堂实践活动是王玥老师校级教研项目《情境模拟教学在公共管理类综合实践课程的应用研究》的成果展示。该课程结合城市管理热点问题,围绕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价形成先后连接又相互独立的系列专题,并设计相对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选择角色代入,通过专题研讨、剧情演绎等形式模拟相对真实的场景,锻炼学生剖析复杂问题、协调处理城市经济管理事务的综合能力。活动邀请了yl34511线路中心副经理田艳平教授参与点评。
本次公开课围绕城市更新主题而展开,通过情景剧的形式模拟城市更新项目中多个利益主体的博弈过程,让同学们在剧本编写、剧情排练、现场展示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城市管理实践中可能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去协调解决。
全班被分为两大剧组,分别以汉阳钢铁厂及昙华林项目的更新改造为背景。其中汉阳钢铁厂剧组讲述了汉阳钢铁厂是如何从一座废弃的工厂逐渐赋能并成为武汉文化地标的故事,以老员工顾必阶对工厂拆除的不舍为开端,进一步体现职工、厂区负责人、政府、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诉求与矛盾。为了更好地保护历史建筑,员工顾必阶通过电视问政的方法与区政府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反映了公民合法参政议政的途经。接着,故事进入高潮阶段,某地产集团为了获得汉阳钢铁厂土地使用权置历史建筑保护于不顾,于是政府与其进行了激烈博弈,最终代表着公共利益的政府取得了胜利,并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了最优方案。通过故事的展演,同学更加生动地体会了政府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应该充当怎样的角色,在多元主体的博弈中如何通过协调与方案创新创造共赢。
而昙华林剧组则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城市更新过程中的原住民生态保护的问题。故事以昙华林改造公告为铺陈,以三个老头的对话为线索,反映了居民们各自不同的想法,有的人舍不得过去的生活,有的人想着趁此机会敲竹杠,有的则更关注对原始聚落文化的保护,表现出了原住民纯朴的原始生态环境以及他们对于过去生活的怀念。随后,区政府召开了公众听证会,会上各方力量进行了激烈的博弈,然而政府并没有按照居民的意见保留其原始的生态环境,拆除了居民的精神寄托小戏台。自此,昙华林不再有了以前的风采,居民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相对应的精神生活却逐渐匮乏,昙华林不再是以前的昙华林,而变成了一个平平淡淡的商业区。随后政府意识到了问题,请回了原住民,搬回了小戏台,及时纠正了错误,昙华林逐渐恢复了生机,变成了充满生活气息的鲜活的博物馆。通过这样的故事提示我们,城市是人的城市,应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而不是刻板地追求教科书式答案。紧接着,王玥老师带着同学们,对故事进行了复盘,总结了其中反映的城市管理相关知识,并从区域发展战略的角度提出了方案改进建议,使得同学们对所学理论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展示结束后,田艳平教授做出点评:首先高度肯定了疫情期间实践课程的创新模式,让同学们足不出校也能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情境模拟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习热情。尤其在疫情期间,这种综合实践模式化被动为主动,打通了实践育人“最后一公里”,通过以专题为形式的公共管理实践情境模拟,引导学生用敏锐专业素养去发现问题、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学生在亲身参与、感受中自觉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锻炼了学生综合能力。同时也对同学们的未来寄予了希望,他说:“在剧情中看到了同学们的未来,愿大家弘扬公共精神,以己身之所学,为万世开太平。”